近日,在乌什县奥特贝希乡色日克阿热勒村黑木耳基地里,一排排木耳棒整齐地靠在木架上,村里的党员和脱贫户正忙着将刚刚采摘下来的黑木耳搬运和出货……
2019年,奥特贝希乡党委通过对周边乡镇黑木耳产业的考察,发现种植黑木耳收益好见效快,能够让群众快速增收。该乡结合实际,在亚阔坦村和色日克阿热勒村分别建立了两座黑木耳基地,总占地面积1866.71平方米,集中建设拱棚100个,年补助菌棒20万棒,年生产鲜木耳262.5万吨,产值90万元,有效带动贫困户100户,每户年均增加收入20000元,形成“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产业化扶贫模式,贫困户有了产业,增收有了保障,完成了贫困户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的积极转变,实现贫困户持续性脱贫。
哪里有责任哪里就有监督。奥特贝希乡纪委监察办紧盯产业扶贫,紧紧围绕能否有效帮助贫困人口发展产业、是否解决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两个重点内容,对村一级的合作社开展督查检查,将黑木耳种植、畜牧业合作社等全部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内容。通过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,着力发现一批产业扶贫过程中的违规违纪现象,共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。
“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中最重要的一环,我们所做的就是扭住产业扶贫这个‘牛鼻子’,打通脱贫攻坚的产业链,护航脱贫攻坚,使广大农民真正体会到产业脱贫带来的成效和收益。”奥特贝希乡纪委监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(乌什县奥特贝希乡纪委 王永辉 | 责任编辑 陈丽英)